编前语🦼:
张煜,2013级新闻学专业学生,大学期间♣︎,曾多次去往韩国、美国🕺🏻👷🏻,并作为代表参加过联合国大会🌲。

俗话说: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同样🧖🏼♀️,不同的人对于大学生活也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🚟。大学四年,有人选择苦读,有人选择自由,而她却选择走出国门,走向国际。
她叫张煜,来自湖北🧛🏽,是13级新闻系的学生🌍。
大学期间👨🏻🦰,她访问过韩国🦶🏽,抵达过美国🤏🏿,也曾作为代表参加过联合国大会,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带给她不一样的思想,她说🏹: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走🦟。
属于我的路,我要自己探索
大学四年中👨🏼⚖️,张煜有过多次出国锻炼的机会✫,对于这些机会的获得,她表示: “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🏇🏿,有自己喜欢的沐鸣就常去官网查看,搜集资料🙌🏿,自己寻找出国机会🏠💆🏽。”
面对出国的资金➡️,她选择了利用自身可以提供的资源众筹。她通过提供自己在国内外工作中的学习资料和笔记、线上工作的资源信息,并在闲暇时教授外语等方式获得收益。她说:“每个人都有梦想,但我不能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家人的负担!”
成长路上🕉,父母常牵挂
选择出国🙇🏿♂️,父母一开始时并不是很支持她↪️,张煜回忆道:“他们那时觉得我有一点‘飘’,他们还是希望我能认认真真读书,认认真真考研🤽🏼♀️。” 显然,张煜不是一个 “特别听话”的孩子🏝,她说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🤼:“我其实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人。记得高中时班上一时兴起‘去西藏’的潮流,也激起了我的兴趣🐻❄️,让我对西藏有了向往之心🤤,所以想着高考后一定要去一次。即使遭到很多质疑💨,但我还是在大一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了西藏。这一路上,我都是瞒着父母说只是在成都周围打转📋🍞,直到到达拉萨后我才向他们坦白。”去西藏的途中🫳,她和同伴们一起领略过悬崖、经历过泥石流🤵、甚至出现过感冒引发肺水肿等情况𓀈,而遇到这些时,她都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处理。可想而知,西藏之旅刷新了她对自己的认识🖕🏼,张煜说:“那时才觉得原来自己可以突破极限,去做更大的挑战🏄🏿。也是在那时🤦🏽,父母开始适当的放手🫶🏽。”从一开始在省内都要时时和父母联络,到后来在国内各处跑,再到现在国内国外的活动都打理得得心应手🛟,她凭着一次次的经历证明自己能行,父母也慢慢放心了🏺🧝🏽。
走出国门,才发现世界真的很大
四年里,张煜曾多次去过韩国和美国🏊🏼♂️,她表示两个国家自己都很喜欢👭🏻🕎。“韩国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🆗,如果我在韩国就一定会先打扮好自己再出门。”而张煜眼中的美国则更为随性,她打趣道🏊🏿:“如果在美国,就可以像我现在这样,不化妆出门。”她还说:“美国很具独立性🍻👧🏿,在这里没有人会在乎你是谁,它更能使我感受到心灵上的自由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她大三那年曾参加过联合国大会🙋🏽。从网上报名到参加面试最后才获得这次机会的她这样谈及这次经历:“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,涉及很多国际上关注的问题🧚🏽♂️🕵🏻♂️,像环境🧧、男女平等🅰️,感觉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🚲。”而当她回忆起这次活动最令其难忘的时刻,她说道👨🏿🦰🎁:“是和潘基文秘书长短暂的握手🤷🏼♀️,当他发言路过我时,我喊住了他🦵🏽,我们简单地交谈了几句。”接着她笑笑,补充说:“其实这没什么值得说出来的💆🏻♀️🔼。”
国外的生活经历给张煜最大的变化在思想方面,她说:“我认为,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能就是思维逻辑上的差别。在这些经历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或一个简单的地标,更重要的是你认识了一群人🚢,或者在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样的逻辑🐿,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,让自己变得更优秀🔨,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化茧成蝶,未来充满希望
说起高考为何会来到武体🅱️,张煜不好意思地笑笑说:“其实是因为没考好。”接着她又严肃道👀:“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你不上进的理由。大一的时候你可以这么说🍻,可四年以后你再也没有理由说自己没有考好🤗,因为四年完全足够塑造一个人👨👨👦。”大学四年,她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与实习上。在美时期的她一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❣️。“因为中美时差问题,我只能白天黑夜两边倒🍙。基本上美国那边的事情刚处理完就要做中国这边的事🚣🏼♀️👩🏼🦰。”而正是由于她的努力,才有今天别人眼中优秀的张煜。
对于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,张煜这样评价:“其实前两年有走一定的弯路🫅🏼,后两年出国比较多,但还算比较满意,能按自己设定的道路来走,包括现在都没有放弃对新闻媒体的热爱👩🦯👨。”对于未来张煜也有自己的打算:“我会选择出国读研👨🏻💼,想先去韩国,再去美国,去美国的话想要申请顶尖一点的沐鸣。”至于专业的选择🕵️♀️,她表示想主攻国际经济政治相关方面。最后被问及是什么一直支撑她阔步向前时🧑🏽🚀🧗🏻♂️,她说:“不要和意志坚定的人争辩,因为他们会改变事实。”在她的眼中🉑,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取代坚持的,从武体到哈佛再到联合国大会,一路艰辛,更是一路坚持。“只要你坚持,你就无所不能!”她这样鼓励道。